我区继续加强“组合拳”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济阳分局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薄弱环节,深度研判,精准实施“四大良策”,推动辖区内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截至2025年4月24日,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2,同比改善12.5%,改善率在全省排名第34位。优良天数为87天,同比增加4天,优良率76.3%,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
污染天气“响应策”,落实减排措施
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行业、分管、监管等各方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管力度,强化部门协作和联防联控。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按时整改销号。对有绩效提级意向的企业逐家进行技术帮扶,通过定期调度、现场督导等方式,推动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与160余家企业进行协商减排;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将全区370家涉气企业责任分配到人,督促企业落实减排措施。
强化扬尘“治理策”,确保问题整改
参照《济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八项扬尘防治措施”。对黄河大道北延项目、济滨高铁、轨道交通、国道308改线工程等线性工程进一步压实管理部门分管负责人和现场责任人责任,以促进扬尘精细化管控。扬尘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149个各类扬尘源开展联合检查,建立问题清单,逐一销号。
强化工业“管控策”,推进VOCs治理
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集中供气设施及管网建设,有序实施燃煤锅炉关停。加快推进5万千瓦背压机组项目和城区工业企业供气管网建设。在涂装、印刷等行业加快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进程,督促1家企业完成源头替代,对其余4家尚未完成替代的企业,逐家明确未替代原因,制定替代方案。因地制宜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对有绩效提级意向的企业逐家进行技术帮扶,通过定期调度、现场督导等方式,推动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对辖区内企业深度挖潜,推动企业制定长久计划,提升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以项目促减排。
抓好车辆“监管策”,减少污染排放
开展远程监控,着重对复检车辆、外埠车辆、运营五年以上重点车型的检测过程数据进行抽查。严厉打击排放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路检20次。强化柴油货车排放监测监控,全面开展柴油货车集中停放地监督检测,今年以来,共开展停放地抽检8次,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12辆。
下一步,我区将全面推进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落细,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执法,帮扶企业完善治污设施,推进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崔泽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