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三双鞋”
济阳区交通局退休干部 王学林
2008年4月份,因工作调动,我离开了工作4年之久的济北开发区。将要离开熟悉的办公室,离开一起工作奋斗了4年的老同事们,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开发区的4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注定要成为生命中难以忘却的一页。临行前,同事们帮着收拾简单的行李。看到我的橱柜里有三双已经破的不成样子的鞋,一双皮鞋,一双布鞋,一双胶鞋,便笑着对我说:老王,你穿鞋还挺讲究,办公室里放这么多鞋,扔了吧。我赶忙说:不能扔,我要一直留着,这三双鞋,会让我回想起在开发区四年辛苦却又充实的工作时光。
穿皮鞋招商——
“保姆式”服务让客商满意
开发区的主要职能就是招商引资和为企业服务。2004年3月份,我进入开发区工作,领导安排的第一份任务便是为落地企业服务。和企业打交道,要穿着整洁,维护济阳人的形象,为此,我狠狠心,花了一个月工资,特意买了双好皮鞋穿在脚上。
2004年的济阳,硬件设施在全省算不上一流,要想让企业引进来、留得住,软环境建设显得异常重要。当时的服务口号是“二亩土地一张笑脸”“进了济阳门,就是济阳人;来到济阳县,事事都好办”。实际工作中,我们推行的是保姆式服务、包项目制度。只要企业落户济阳,开发区就指定一名或几名干部对企业全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落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记得那时我负责服务的主要是医药类企业。那时医药产业已被我区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我感到肩上的压力特别大。
印象最深的是汉方制药的落户投产工作。我积极主动地和企业联系,主动询问企业有没有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企业落户,有工商、税务等许多手续要办。而客商都是外地人,对我区各部门不熟悉,有些工作流程也不太懂。于是我便把这些任务主动承担下来,领着他们跑部门、跑相关单位。按正常程序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跑下来的各项手续、证件,10余天就全部办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促进了企业的早开工、早投产。
在开发区工作的第一年,我主要就是为企业服务。一年多时间,我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20多项,小问题更是不胜枚举,我没吃过企业一顿饭,没对他们提出过什么要求,树立了济阳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客商的信赖与好评,相互之间成了好朋友。以后直到我到其他部门工作,这些企业的老总还经常给我打电话,叙叙友情,聊聊家常。
穿胶鞋建设——
“五加二 ”“白加黑”推进项目建设
服务和推动项目建设,是开发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区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建业公司,协调项目建设,经常要跑工地。建筑工地一般情况下是尘土飞扬、泥泞不堪,于是我便买了双胶鞋,以便进建设工地时方便。
当时开发区工作非常辛苦,那时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天工作超过八小时是正常事,晚上还要经常加班加点。家里的事顾不上,亲朋好友的事也顾不上,有时候刚端起饭碗或刚举起酒杯,只要项目工地有事,就必须立即赶到,为此挨了亲朋好友的不少埋怨。
记得当时我主要负责鸿盛纺织和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其中中小企业孵化园是区里的重点项目,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开发区领导非常重视。孵化园建设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我们每天或头顶烈日、或顶风冒雨盯在工地,随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次生资公司的厂房因为资金问题,沙石、水泥、钢筋等物料供应不上,影响了建设进度,业主急的团团转。为此,我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在最短的时间内送来了建设所需的物料,并且不用企业任何担保或资金支出,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保证了厂房顺利建设、顺利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进展迅速。在当年进行的年中全市经济大检查中,中小企业孵化园作为济阳区的典型接受了检查,并获得了市领导的好评,为开发区、为济阳区争得了荣誉。
穿布鞋下乡——
做好群众工作,服务发展大局
开发区内除了企业和外商,还有许多村庄和群众。开发区的发展,有时需要群众的大力支持,同时又必须让群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其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拆迁工作。有人说,拆迁工作是天下第一难。而在开发区,这种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几乎天天遇到。由于做群众工作需要经常进村入户,所以我特意让老伴给我做了双布鞋,一是穿着舒服,二是让群众对我有亲切感。
记得当时菅家社区拆迁时,群众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群众不理解全区里的大政方针,有些群众是故土难离,有些则是想趁机“捞一把”。因此,拆迁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为此,开发区领导一声令下,我们几个人便进村专门作群众的思想工作。从早晨讲到晚上,从上级文件讲到区里政策,我们苦口婆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大多数群众理解了拆迁的重要意义,但还是有少部分“钉子户”对此置之不理。上级有精神,拆迁不能强拆,必须征得群众同意。在一切努力都无效后,我们便尝试“以情动人”,和这些钉子户“拉关系、套近乎”。每天上班后便到这些群众家里“报到”,和他们拉拉家常,遇到困难就帮他们解决,遇到饭时便到街上买点小菜,提上瓶酒,和他们喝上几杯。时间不长,我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彼此间的距离拉近了,他们心里的疙瘩慢慢解开了,一些过分的要求也放弃了。最后,所有群众都顺利地签订了拆迁协议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离开开发区已经十七年时间了。虽然期间搬了几次家,但这三双鞋我却始终没舍得扔,依然保存在我的衣柜里。每次看到这几双鞋,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在开发区工作的日日夜夜。那些日子,让我难忘,让我铭记。